自我重塑 追求卓越 大慶煉化跑出“加速度”
中國石油網消息(記者司麗華 特約記者朱柯楠)8月2日,大慶煉化公司250萬噸/年常減壓裝置檢修現場,員工李良柱正在聚精會神監護焊工作業,按照“氣不上天、油不落地、聲不擾民”安全綠色檢修目標,大慶煉化公司四年一次裝置大檢修工作全面鋪開。
不忘初心,方得始終。大慶煉化通過體制機制改革、結構調整、轉型升級,以“油頭化尾”工作為抓手,推動石油精深加工,實現公司由“燃料型”向“材料型”轉型升級,吹響新時代優秀煉化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號角。
自我重塑,體制機制改革激活企業發展活力。面對企業原油加工規模受限、人員數量多、所在位置地域偏、煉化行業面臨“重新洗牌”、市場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的內外多重挑戰,大慶煉化用體制機制改革、結構優化調整激發企業發展活力,令企業“魅力”不減。
緊張籌備,務實高效。從林源工作部“三供一業”分離移交到試點單位化工生產二部班時調整,改革蹄疾步穩向縱深推進。記者了解到,今年以來,大慶煉化精簡機構11個,取消機關處室和直附屬單位的內設科室82個,深化體制機制改革,不僅僅是物理上的組織機構調整,更要通過改革推進人員融合、業務融合和職能優化,發生“化學反應”。“通過取消科室,打破了主管工作范圍界限,節約了人力、物力資源,進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。”大慶煉化企業文化處高級主管文立軍分享道。
自上而下頂層設計,自上而下基層探索,解決當下的難題,除了要有富有智慧的改革經驗,必須持續解放和激發企業結構調整所蘊藏的巨大潛能。面對汽柴油市場供大于求的現狀,少產成品油、多產化工原料、建立多元化原料供應體系是黑龍江省油頭化尾的主攻方向。跨越重要關口,雖面臨轉型之坎,更蘊含升級之機,依托大慶石油蠟含量高、硫含量低等特點,大慶煉化深入結構調整,全面加快轉型升級步伐。
在大慶煉化展廳,95#汽油產品、色彩繽紛的蠟燭工藝品等吸引了參觀者的目光。2018年,大慶煉化30萬噸/年烷基化與3萬噸/年硫酸再生裝置建設搶時間、保質量完成了建設,實現了率先投產成功,進一步拓寬了油品調和空間,為地區經濟發展提供了不竭動力。“目前,公司汽柴油產品已經全部達到國Ⅵ標準,汽柴油產品調和全過程管控,總結調和過程中的問題,落實調和措施,各項質量標準均高于公司內控指標,保證油品質量優于同行,汽柴油出廠合格率100%,質量保持在良好狀態。”大慶煉化儲運廠生產辦副主任孫久和說。
轉型升級是永無止境的過程。8月的大慶,驕陽高照,來到裝置現場,除了和暖陽一樣熱烈的還有這里的人氣。航煤及配套系統改造、降低柴汽比增產液蠟、二期聚丙烯氣相共聚單元等施工項目已全面鋪開。
在液蠟項目建設的現場,各項工作在有條不紊地推進中。大慶煉化公司規劃計劃處吳沿說:“大慶煉化增產石蠟、降低柴汽比、增產液蠟、航煤加氫等項目建成投產后,效益可觀,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。”
第一輪結構調整項目全部落地、達到預期,連續重整等擬建項目前期工作積極推進,大慶煉化瞄準優化業務結構、釋放特色優勢、延伸產業鏈條,在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中跑出“加速度”,未來的發展潛力無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