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慶石化“大煉油”項目投產 92號汽油挺進國際
中國石油網消息(記者劉莉莉 特約記者孫立華)11月24日,大慶石化3.5萬噸92號車用汽油陸續抵達大連港口,準備裝船出海。這是繼8月初首次開拓新加坡成品油市場后,隨著大慶石化煉油結構調整轉型升級項目全面投產,首批用大慶原油和俄羅斯原油加工的92號車用汽油挺進國際市場。
大慶石化原油實際加工量為650萬噸/年,且全部為大慶原油。大煉油項目采取新增350萬噸/年俄羅斯原油與大慶原油分煉模式,使原油一次加工量實現千萬噸級跨越。10月中旬,“大煉油”項目陸續開工,裝置運行優勢逐步顯現,煉油系統用氫成本以及生產運行成本大幅降低;產品結構也得到進一步優化,可生產26個品種、109個牌號產品,其中,成品油標號直接提升到100號以上,助力企業攻堅創效。
俄羅斯原油與大慶本地原油不同,硫、鹽等含量比較高,在調和組分油中占比26%左右,使其他組分油性質發生了較大變化,給調和生產帶來一定困難。大慶石化煉油廠成立攻關小組,針對組分油中連續重整汽油餾程50%餾出口溫度過高的情況,通過采取穩定裝置操作、調整原油加工量、優化原料組成及調和比例等措施,確保車用汽油生產平穩有序。
根據出口汽油儲存、轉運、檢驗交割時間,大慶石化統籌抓好出口前的產銷銜接和溝通協調。計劃部門根據生產計劃和市場變化,統籌煉油加工流程,加快油品外運節奏,實時掌握對車情況,積極拓展油品出口通道,提高資源流向的靈活性。生產部門做好汽油含硫量、密度、烯烴含量等指標控制,避免質量過剩,同時保障出口和內銷產品同步生產、獨立儲存。為加強質量管理,煉油廠認真檢驗合格罐成品油,通過組分油調入量找到最佳調和效益比例,嚴控調和、存儲、洗車、裝車、計量等環節。
在罐區和棧橋具備產品外運條件后,組織檢驗油罐車罐體,確認油品品種、罐號及油品密度,計算好車型裝載設定參考量,確保油品質量和高效運輸。目前,每天調和成品汽油6100噸,在有效保證出口汽油的同時,滿足國內市場需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