獨石化力爭安全優質檢修 延長裝置運行周期
截至5月17日,獨山子石化公司年度大修設備需求計劃已全部完成采購落單,訂貨完成率100%,36項提前施工項目已經開工。公司計劃7月開始全面停工大修,是中國石油系統首家第二輪“四年一修”。獨石化以裝置長周期運行為目標,力爭“五年一修”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。
獨石化機動設備處計劃科科長陳新忠說:“今年大檢修要一修管五年,對檢修質量、檢修深度要求非常高。”
檢修周期延長可有效降低檢維修費用和裝置開停工物料損失,對進一步提高裝置本質安全水平、增強創效能力、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。獨石化按照“該修必修、修必修好”的原則,超前籌劃、科學論證、精心組織。1996年實現“兩年一修”,2006年開始推行“三年一修”,2015年完成首次全系統“四年一修”。自2015年以來,盈利能力一直位居中國石油煉化板塊前列。
獨石化堅持每逢大檢修必進行新技術改造,每次改造必進行擴建,走出一條內涵挖潛與外延擴大相結合的發展之路。2015年大修期間共實施工藝技措216項,投用82項開停工優化措施,有效解決了裝置運行中暴露出的工藝、設備、安全環保等問題。獨石化生產運行處處長楊晨說:“與2011年大修相比,煉油廠減少污油量1.5萬噸,累計縮短停工時間388個小時;乙烯廠兩套乙烯裝置開車時間減少28.69個小時,減少物料損失5988噸,消除了火炬冒黑煙現象。”
獨石化同步加強關鍵機組和主要裝置的長周期攻關,強化關鍵機組特護方案落實,細化關鍵機組系統特護內容,補齊長周期安全運行短板。2018年,獨石化百萬噸乙烯裂解8臺爐并行(無備用)138天;設備故障檢修、應急搶修同比分別下降22.3%和50%;高端產品比例52.7%、同比提高8.3個百分點,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。
2018年年初,獨石化管理層正式提出深度準備2019年大修,為“五年一修”創造條件,著力延長運行周期,降低檢修成本,體現工藝設備一流管理水平。獨石化先后到賽科、楊子、茂名、四川等石化企業調研,學習兄弟單位停工檢修好的做法。經過多輪排查,結合2011年、2015年兩次停工檢修設備鑒定報告,并調研行業內同類先進裝置的經驗,對關鍵裝置、關鍵機組、特種設備、在運環保裝置等方面存在的“五年一修”瓶頸進行梳理,提出具體解決措施。
獨石化科技信息處副處長邱皖龍說:“延長乙烯裂解氣壓縮機運行周期,是實現‘五年一修’的關鍵。”“要控制和解決裂解氣壓縮機缸體、流道、出口管線結焦加劇的問題,后期更需加強工藝防腐措施的日常管理力度。”獨石化機動設備處處長焦永建說。
獨石化安排檢修項目2700多項,檢驗壓力容器3900多臺、安全閥6242臺、壓力管道1272公里,檢修工作量大、任務繁重。公司嚴格按照煉化板塊大檢修全生命周期考評辦法、檢修規范100條要求,精心組織,全力攻堅。
煉油廠和乙烯廠按照停工期間火炬排放控制有序,不出現“冒黑煙”的要求,已編制完成大修綠色開停工攻關方案。煉油廠排放鈍化廢液與2015年停工相比減少1000噸以上,乙烯廠停工物料較2015年減排1250噸以上,力爭實現安全、綠色、優質、高效檢修。